全國服務熱線:400-800-5060 |
孩子成績差,往往是家長沒做到這4點! |
每個孩子都是一塊璞玉,需要家長和老師的耐心打磨,孩子小時候自控能力差,需要家長的正確引導,孩子是否成才,取決于家長教育方式是否正確。孩子之間的競爭,歸根結底是家長綜合素質和付出心力的競爭。家長的教育思想和理念,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成長。就學習成績而言,孩子的成績差,不只是孩子的責任,家長往往沒做好下面這四點。
1、發掘興趣學科,賞識孩子,建立學習的愛好
孩子之所以喜歡打游戲,喜歡看動漫,原因是快樂。他們可以在動漫、游戲里收獲快樂,但是在學習里只能收獲厭煩。這樣的情況下,禁止孩子打游戲,把孩子按在書桌前也是沒用的。這個時候,家長需要給孩子建立起學習的正反饋。就是讓孩子看到學習之后的第一反應是快樂。 你可能說,這不是天方夜譚嗎。 家長需要慢慢的把快樂與學習聯系在一起。首先找到孩子最擅長的學科,幫助孩子把這一科目做到最好。不要想著說孩子語文好,就讓他多在數學上下工夫。而是讓他在他擅長的這一點上做到極致,然后不要吝惜你的贊美和禮物,這樣讓他建立起自信,并且在學習中收獲到快樂。接著,拆分他的薄弱學科,把他的問題細化,讓孩子想努力也有努力的方向。很多孩子厭惡某個學科,是因為挫敗感。他不是不想好好學,但是他每次鼓足勇氣拾起這門功課的時候,就不知道要在哪里入手。家長需要做的,就是把學科問題細化,布置成一個一個的小任務,然后在每個人物的后面設立獎賞。然后,就可以和孩子一起“通關”了。每通過一關都有獎勵,這樣就可以讓學習成為一件和游戲有著相同魅力的活動。
2、強化時間觀念 孩子存在的最普遍的問題是:學的時候想著玩,學得不認真;玩的時候想著作業沒做完,玩得不踏實。這個問題的關鍵在于,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不行。和大人不一樣,大人可以安排好哪個時間段做什么,然后有條不紊地去做就行了。但是孩子沒有這樣的時間管理觀念,加上自控能力差,往往把學習生活搞得一團糟。家長在給孩子安排時間表的時候,一定要安排出休息娛樂的時間。當然最重要的是,這份時間表格需要嚴格的執行,讓它成為嚴格的紀律。只有強化了時間觀念,制定執行學習時間表才能讓孩子的學習生活更有效率。
3、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,提出一個問題,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。人類所有的學科都是圍繞著某個問題展開的,目的是更好地、更細致地解決這個問題。知識的核心是問題,或者說是好奇。好奇是孩子的天性,小時候,孩子最喜歡問為什么,家長務必不要生氣搪塞,這是啟發孩子思考的最佳時機。被問題驅動的學習或者閱讀,比起其他的方式更能讓孩子養成自主學習的能力。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,一定要多問為什么,用問題搭建起孩子的知識框架。一旦搭建起知識的框架,孩子自己就會按照這個框架中的空缺補充學習。只有這樣,才算是養成了自主學習的能力。 4、從自身找原因 有一位年輕的媽媽請教法師:“我的小孩不聽話、不愛學習怎么辦?”法師問:“您復印過文件嗎?如果復印件上面有錯字,您是改復印件還是改原件?”如果說父母是原件,那家庭是復印機,孩子就是復印件。孩子是父母的未來,父母更是孩子的未來。想要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,首先父母得做好表率作用。你讓孩子每天回家在桌前讀書寫字三四個小時,自己卻在客廳看電視玩手機。家長沒有樹立起榜樣,就不要怪孩子做不到。 |
上一篇:思維導圖比傳統學習記憶方法的優勢 下一篇:想讓孩子出類拔萃,從家庭教育中的六點做起 |
返回列表 |